在長達五千多年的文化影響下,在逢年過節的時候走親訪友已成為一種不成文的規定,尤其是在春節的時候,街坊四鄰、親朋好友互相走動也是很正常的,不過在走訪的時候,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各種禮品也是必不可少的東西。
相信大家在走親訪友之前都會考慮要送什麼樣的禮品,雖說大家在送禮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講究,但是其中的講究也不少,尤其是春節這樣特殊的時刻,這時候習俗講究都比較多,而送禮雖不是什麼大事,但是其中的忌諱也比較多。
春節臨近,也經常聽見身邊不少的老人說:「過年3不送,送了人財空」,那麼其中所講的到底是哪3樣?雖說送禮是看個人的心意,但是也得注意不少忌諱,不然好心辦壞事得罪人就不好了,一起來看看可千萬不要犯忌諱。
第1:不送諧音不好的物品
在中國人傳統的觀點中,送什麼樣的禮品是很有講究的,就算是諧音也是非常的忌諱,比如傘或是鐘,即使不是新春佳節,在平時送禮的時候也比較忌諱送傘或是鐘,傘諧音傘,別人受到這樣的禮物會以為妳想要決裂批次之間的感情,而鐘更是送禮的一大忌諱,送鐘諧音「送終」更是犯了大忌。
第2:不送「財空」的物品
所謂的「財空」之物就是里面沒有東西的荷包之類的,不過在現在社會荷包已經很不常見了,反而有的人送錢包比較多一些,但實際上錢包也是不建議大家送的,老人常說送錢包給別人拿就意味著自己的財運也拱手送人了,建議大家在春季的時候千萬不要送錢包。
第3:不送「假貨贗品」
逢年過節的時候不少人會因為自己的面子,從而送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假貨贗品,但這樣不管是送誰都是很不禮貌的一個行為,而這時候如果被拆穿的話很容易得罪人,可以說自己打自己的臉,給自己留下很不好的印象。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