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 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」,轉眼之間,今天就是農歷的臘月二十五了,離春節還有5天的時間,這幾天的傳統習俗很多,大家都希望能做一些好的事情,寓意新年萬事大吉。
臘月二十五的習俗有很多,每一樣都和新年相關,老一輩常說:有三件事別忘記做,那麼到底是哪三件呢?下面一起來看看吧。
【做三事】
一,接玉皇
玉皇大帝一直是百姓心中的神仙,也是天上最大的統治者,在我國的古代神話里面,玉皇大帝統領眾神,來管理三界,而在臘月二十五這天,傳說玉帝會親自下凡。
老百姓都會掛上玉帝的畫像,希望玉帝能來到自己家里,得到神仙的庇護,所以接玉皇,也就延伸為接上天帶來的福氣。
二,照田蠶
在我國的江南地區,流傳著這樣的民俗,臘月二十五照田蠶,又叫「 照田財」,「燒田財」,就是在臘月二十五這天,百姓們會把長桿上綁上火炬,插在田野里面,來照亮田埂。
用火焰來占卜新年,火焰越旺,說明來年的莊稼就會有一個大的豐收,其實這樣反映了百姓祈求五谷豐登,安居樂業的美好愿景。
三,貼窗花
在古時候,百姓的生活極其艱難,有的家庭能解決溫飽問題,就感到很幸福了,除了官員和財主,百姓家里的窗戶,大部分都是用紙糊起來,即使到了冬天,也是如此。
只有到了臘月二十五這天,為了歡度新年,百姓們會把漏風的窗戶紙揭下來,來換成新的,并且貼上紅色的窗花,寓意新年新氣象。
現代社會,百姓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城里家家住樓房,就連農村里面,也是有很多小洋樓,窗戶貼紙的情況也早就沒有了,到過年這幾天,大部分人都喜歡貼一些好看的窗花,來迎接新年的到來。
【吃一樣】
民諺里面常這樣說:「 臘月二十五,推磨做豆腐」,每到年前的這一天,很多家庭都會做一些豆腐,有一些地方還有除夕之前吃豆腐渣的習俗,可以讓玉帝能看到百姓的清苦生活,以祈求得到更多的福報,畢竟豆腐與幸福的「福」諧音,這一天吃豆腐有祈福的寓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