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臺24對夫妻籌巨資,買下8000㎡荒地,自建一個村落,抱團養老

臺24對夫妻籌巨資,買下8000㎡荒地,自建一個村落,抱團養老
2022/05/23
2022/05/23

在面對退休之后生活的時候,很多人難以選擇,養老院始終不是最好的歸宿,而在現今社會,大多數都是一個小孩的家庭,當我們老了,孩子的壓力正是最大的時候,依靠子女顯然也不現實。那麼,有沒有一種更好的選擇方式呢?

在台灣北部,那里有一座「桃花源」,不是多麼古老的村子,而是由一人發起,一共有24對夫妻響應,一共籌集了1.5億的資金,買下了8000㎡的荒地,在上面建起了一座「桃花源」,為的就是一起抱團養老。

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,就是:「 退休后不是在家里等死,而是要展開生命的另一段旅程,跟可以相談的朋友們住在一起,這樣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。

1、24戶中產們的村落

這座世外「桃花源」坐落在台灣北部的一處山區里面,整個村子都是由石頭打造的生態村落,這里有農地,有溪流,有宅子,更重要的是,有24戶退休的住戶。這里就是窩村。

這24戶中,有企業家,有建筑師,有醫師,還有一些企業高管等等,這些人平時都是社會精英,有著一定的社會地位,有三分之一的人甚至有這博士的頭銜,對于他們而言,他們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人,在最細想的地方度過余生。

而他們中的建筑師,何傳新。不僅是發起人,還是這座窩村的設計者。他將住宅見到了山坡上,整個村子里沒有C位的存在,24棟住宅被分成4排。

最上面一排,地勢最高,能俯瞰整個村落,而第二和第三排在中間,安全感是最高的,最下面一排的對面就是農田,有著廣闊的視野,對喜歡綠植的人來說,是最佳位置。

更絕的是,這里正好是24棟房子,每一棟房子都對應這一個節氣,而每一個院子里,都有著一棵守護之樹,只要一推開窗子,就是郁郁蔥蔥。

總計8000㎡的地方,有將近一半的土地被規劃成了種植區,種植農作物。處于這樣的想法,正好是看到了過去用來灌溉的古圳渠道和老木橋,這樣更顯得回歸大自然。

用何傳心的話來說,當時發起這項提議的時候,24戶志趣相投的朋友很快就召集起了,而且當窩村打造出來之后。大家都相當的滿意,他是永遠都不會賣這個房子,這里真的非常的好,也不需要去追逐什麼。而所要思考的,僅僅是怎麼去生活,或許,能夠住在這里,是一件很超值的事。

2、打造一個百年老村

在設計窩村的時候,一開始想法,是打造成一個「百年老村」的風貌,然后才考慮的住宅和土地的分布規劃。其次這里是山區,要克服的自然環境還是有很多的,尤其是潮濕的問題。

在設計排風管的時候,主要是利用的外部的風力讓管內形成低壓,這樣就能引導底部的氣流上升排出,達到綠色環保節能的換氣通風的效果。

每個住宅的屋頂上,還有一個凹槽,這個凹槽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收集雨水,每一家的排水溝都是相連的,收集的雨水會集中到儲水池中,像噴灑村子里的綠植花卉時,就是用的這些水。

這里的路面也不是一般的瀝青或者是水泥路面哦!這里使用的,都是植草格,就是四周很堅硬,中間可以填土進去,撒些草籽,也可以直接鋪上草皮,是不是非常的生態。

這樣做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滋養土地,不管是下雨的時候,還是平時有露水的時候,這里的土地都會很滋潤,而這樣的好處就是能夠調節好這里的氣溫,到了夏季,整個村落的溫度能比外面低了3℃。

要想打造成一個古老的村落,樹木肯定是少不了的,除了一開始,這里的60棵大樹之外,還在別的地方移植了100多棵的大樹。特別是那棵大榕樹,看到大榕樹,就知道到家了。這里甚至還成了貓頭鷹的棲息地。

村子里的這3棵老榕樹也被他們利用了起來,在上面搭建起了樹屋,這是小朋友最喜歡待的地方,甚至有時候,大人們也會上去待會,還在上面舉辦過簡單的聚會。

這里的露天,還搭起了幾個灶頭,可以在這里烤著地瓜,玉米,一起喝喝茶,聊聊天,這里成了大人和小孩們溝通感情最好的方式。

為了避免過度使用電源,整個村子里是沒有路燈的,每家都配備了電子燈籠,晚上出門的時候,提上一個電子燈籠,邊散步邊聊天,就這樣能不自覺的又聚到了一起。

3、抱團養老,開啟另一段生命旅程

這里的24戶村民們在一起抱團養老,甚至來度周末的孩子們也互相熟悉了起來,一起在村里自由地奔跑,打球,玩水,騎單車。而老人們有了這些孩子的陪伴,既不顯得孤獨,也讓生活充滿了生機。

這樣的一種退休生活,不是在那等著老死,而是開啟了另外一段生命的旅程,和相熟相知的朋友們在一起。

這個村落,整個打造的過程,花費了4年時間,相信這是最好的一個抱團養老的村落了。被稱為「桃花源」真的是名副其實。
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