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到了,可以食用的水果種類多了人。
但是,并非所有的水果都有人舍得消費。
如:一小塊就不便宜的榴蓮,少有人買;
不好保鮮的草莓和山竹,往往每次都只能買一點,錯過就吃不到了;
所以,有些時候就會想著不如自己種植。
事實上,許多的水果是可以家庭盆栽種植,并且等待一段時間后就有所收獲。
如購買草莓苗種植下, 等待2個多月的時間就能收割第一波……
然而,這類水果種植對環境的要求不低,尋常人其實很難得到理想的結果。
換句話說,種植成本大于收益,不合算!
但是,我最愛的一種水果卻不會如此。
它就是荔枝。
吃完不扔「核」,泡一泡,埋土里,20天長新葉,3年可結果
荔枝,這種水果雖然吃多了會上火,但是耐不住口感好,營養價值豐富,
多數人都喜歡吃它,但同時,因為其不好保存,價格非常高,即使是最便宜的時候,往往也需要8、9元一斤,且還不夠一個人吃。
而如果自己能夠在家種植,那麼,再也不用愁不夠吃了。
荔枝的種植方法非常簡單。
而且現在正是吃荔枝的旺季,直接使用種子育苗,操作有趣又簡單,而且還不用多花錢。
事實上,我們只需要在吃荔枝的時候直接留下核,然后,清理干凈上面的果肉。
最后就直接將種子浸泡在常溫的自來水中,一天換水一次,這樣堅持2天,我們就能播種育苗了。
一般,育苗的階段,我們需要準備上蓬松透氣的沙質土。
萬能營養土和沙質土7:3的比例混合。
攪拌均勻之后,就可在花盆里先鋪墊上一層有機質,然后就填充上混合后的土壤。
最后就是在花土上一排又一排地安上荔枝核。
在播種時,當盡量保證種子的芽點朝上,同時又需要在鋪墊好之后就直接往上面灑水,在土壤微微濕潤的時候就直接覆蓋上一層保鮮膜。
戳幾個孔,出芽之后就撤去保鮮膜。
最后就是堅持天天灑水保濕,一直待在半陰通風良好室內的荔枝,就會在第3周左右長出新葉子。
想要保證荔枝健康成長,順利地結果。
在出苗之后,我們需要等到3月中旬或10月份移栽,種植到蓬松肥沃的萬能營養土中。
當然,如果條件允許,當地栽。
地栽的過程中,當始終保證其所處的環境溫度高于10攝氏度,不然將會凍傷幼苗。
另外,在荔枝快速成長的過程中,當注意適當地澆水追肥并且給予充足的光照。
通常,荔枝喜歡潮濕的環境,土壤和空氣的濕度都該控制在40%以上。
除此之外,又需要讓其待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,盡量讓植株多待在散漫光充足的地方。
一般空氣的濕度為40%—60%;土壤的濕度為40-45%之間。
當然,在四季分明的地區,最好一直盆栽,方便控制住溫度等自然因素。
而盆栽對土質的要求比較高,間隔1年左右就需要換土一次。
其次,則需適當地追肥
尤其是植株在分株移栽時,需要在花土中添加上一層底肥,同時又需要在生長旺季時,一個月用上1次緩釋肥或有機肥,全面補充氮磷鉀等營養物質,最大限度上降低植株代謝消耗。
除此之外,荔枝如果只能一直待在花盆里,那麼,就該從小就不定時地摘心打頂,抑制住頂端優勢。
通常從株苗長到30厘米左右時,就該適當間隔2個月左右就摘心一次,將花頭修短一些,即可促進主干的成長,同時又能讓植株長出更多的側枝,方便植株光合作用,為結出更多的果實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因為荔枝開花后就會結果,而人們種植的主要目的就是果實。
所以,在平時要盡量貼合荔枝的生長需要來安排環境,將病蟲害爆發的源頭扼殺在搖籃中。
當然,為了果實的健康和安全性,在其開花結果的期間,最好一直露天安置,且盡量人工授粉,并且用適當的藥劑保花保果。
切記:露天養殖荔枝的期間,如果遇到狂風暴雨等氣候,則需及時地規避來。
亦或者一直給植物搭建一個「庇護所」,以免大自然的狂風暴雨等對植株造成致命的傷害。
畢竟盆栽荔枝的期間,土壤積水就可能對根部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。
所以,無論是澆水還是讓植株淋雨,都該一直防范積水的現象出現。